外籍友人“入乡随俗” 与西安民众共迎元宵佳节******
中新网西安2月2日电 (杨英琦)元宵节前夕,兔年春节的年味仍在持续。2月2日,“丝路欢歌”——中外友人喜迎元宵节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安举办,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位外籍人士欢聚一堂,与中国民众一起体验传统民俗。
参加本次活动的外籍人士来自各行各业,无论是演员、商人、视频博主还是在校教师,均已在西安生活多年。谈及包饺子、剪纸、吃元宵、贴春联等传统民俗,他们皆有或多或少的了解,并表现出浓厚的探索欲。
当日活动举办地为西安一家印度文化交流餐厅。该餐厅内除了印度风格的装潢外,福字、灯笼、中国结等红色系的中国特色风装饰随处可见。在其室内准备的民俗体验活动中,包饺子、剪纸体验备受欢迎。
“今天我包了7个饺子,如果不是时间原因,我还可以包得更多。”来自美国的大卫称自己非常热爱这座“碳水之都”,尤其是饺子、油泼面等面食。“今年春节,西安人山人海。我也入乡随俗过了一个地道的‘中国年’,与朋友相聚、互送新年祝福。”
来自埃及的艾小英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,除了节庆的热闹氛围,蕴含丰富文化含义的春联是她对中国春节印象最深的元素,“今年是我在西安过的第六个春节,也是年味最浓的一年。”
活动现场,歌手任敬献唱《千古长安》《幸福丝路》等歌曲。“千年古都,常来长安。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此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,展示西安的文化与民俗。”她认为,与外国友人相聚西安共迎元宵佳节、分享中国文化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
现年61岁的西安剪纸非遗传人惠延林常年致力于推广剪纸艺术。在这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,她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春节传统民俗的文化意义,并展示出精美的剪纸作品。来宾和孩童们围绕在惠延林身边了解、学习剪纸艺术,饶有兴致。
本次活动在中外友人的掌声与欢笑中落幕。当日不少来宾表示,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民俗,促中外文化交流互通。(完)
动画|可能不认识但每天都在用,告诉你手机App里的SDK“长啥样”****** 最新数据显示,国内市场上的App已有252万款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App与人们工作生活的关联日益密切。App开发者为提高迭代速度、降低开发成本、丰富业务功能,除了自主开发外,还会内嵌SDK(软件开发工具包)。 SDK是什么?它广义上指辅助开发某一类软件的相关文档、范例和工具的集合。第三方SDK则指,由第三方服务商或开发者提供的工具包。 App广泛接入第三方SDK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形成的一种常态,这对于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责任边界和安全措施增加了隐患。 在理想情况下,第三方SDK和App之间存在三种关系:如果第三方SDK需遵循与App开发者的约定目的及方式处理个人信息,即第三方SDK为受“委托处理者”,此时App开发者承担向用户告知同意的职责;如果App开发者无法充分定制或限制第三方SDK处理个人信息行为,此时双方属于“各自独立处理者”,App开发者需向用户告知第三方SDK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;如果App与第三方SDK约定共同决定处理个人信息,双方可能成为“共同处理者”,都应该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义对用户作出告知。 从保护用户权益角度考虑,如果基于用户同意使用SDK服务,用户有撤回同意的权利;而如果SDK收集用户信息是为履行法定义务,就不应提供停止或拒绝功能。 监制:张宁、李政葳 制作:孔繁鑫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一分快3地图 |